冒泡排序和數組排序是比較常見的數組排序算法
1.冒泡排序算法:
冒泡排序法是最基本的排序法之一,冒泡排序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通過循環遍歷元素,每次比較的是相鄰兩項的數,并根據其比較大小的結果調整這兩項位置,一次循環之后可以得到當前循環的較大值。經過一輪循環并不能對該數組排序完成,所以我們的數組有多長就要有多少次循環,要在外進行嵌套一次for循環,但這個外循環只是用來控制比較次數的,沒有參與實際的比較。
冒泡排序就是讓大數上浮,小數下沉,形式就像深海里的泡泡,也因此稱之為是冒泡排序。
例如我們有如下數組,使用冒泡排序算法的代碼為:
- var arr = [10,5,3,7,9,4,2,8,6];
- // 外循環只是控制循環的次數,沒有參與實際意義上的比較
- for(var i = 0; i<arr.length; i++){
- // 每次比較相鄰的兩項 一輪循環
- for(var j = 0; j<arr.length; j++){
- // 作比較
- if(arr[j] > arr[j+1]){
- // 交換位置
- var temp = arr[j];
- arr[j] = arr[j+1];
- arr[j+1] = temp;
- }
- }
- }
打印結果為:console.log(arr);//[2, 3, 4, 5, 6, 7, 8, 9, 10]
冒泡排序的整體代碼已經實現,實際上我們可以對其做一些優化,在內循環的比較時,每一輪循環結束之后,我們都會得到一個較大的值,放在最后邊,那么在下次循環進行比較時已經沒有和后面的值作比較的意義了,因為也比不過,也不會進行交換位置。因此可以在內循環的結束條件上進行一個優化,讓j<arr.length-i;
- // 外循環只是控制循環的次數,沒有參與實際意義上的比較
- for(var i = 0; i<arr.length; i++){
- // 每次比較相鄰的兩項 一輪循環
- for(var j = 0; j<arr.length-i; j++){
- // 作比較(升序排列)
- if(arr[j] > arr[j+1]){
- // 交換位置
- var temp = arr[j];
- arr[j] = arr[j+1];
- arr[j+1] = temp;
- }
- }
- // 一輪循環結束后,得到本輪循環的最大值,放在最后
- }
2. 選擇排序的思想是選擇第一項,后后面的所有項作比較,比后面的一項大,交換位置,之后選擇第二項,后后面的所有項作比較,比后面的一項大(升序排列),交換位置...,以此類推。
也就是從第一項開始,選擇該項和后面的所有項進行比較,后面的所有項也需要依次循環,所以在原本的for循環中需要在嵌套一個for循環,在內循環中我們的初始條件為被選中作為比較元素的后一位,即i+1;
例如我們有如下數組,使用選擇排序算法的代碼為:
- var arr = [10,5,3,7,9,4,2,8,6];
- // 外循環控制作為比較的項
- for(var i = 0; i<arr.length; i++){
- // 內循環依次和后面的項作比較
- for(var j = i+1; j<arr.length; j++){
- // 作比較(升序排列)
- if(arr[i] > arr[j]){
- // 交換位置
- var temp = arr[i];
- arr[i] = arr[j];
- arr[j] = temp;
- }
- }
- }
打印結果為: console.log(arr);//[2, 3, 4, 5, 6, 7, 8, 9, 10
更多內容
>>本文地址:http://www.jecan.cn/zhuanye/2021/69057.html
聲明:本站稿件版權均屬中公教育優就業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。
1 您的年齡
2 您的學歷
3 您更想做哪個方向的工作?